今年是“十一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國抵御金融危機后的復蘇之年。面對來自國內外經濟的新變化、新特征,我國電工行業如何提高抗風險能力,鞏固和擴大應對金融危機的成果,在“十二五”即將到來之際,顯得尤為重要。
局勢
經濟運行形勢良好
電工行業已經從年初的“恢復性增長”步入真正意義上的“恢復增長”階段。不僅擺脫了前一年的“負增長”,而且無論進出口總額、進口額、出口額、出口交貨值還是貿易順差,自第三季度起都已全面超過了金融危機前的同期最好水平。其中,我國部分高端裝備出口競爭力上升,發電設備出口已占年產量的15%左右。比較引人注目的是,上海電氣集團10月28日與印度信誠集團簽約出口36臺66萬千瓦超臨界機組的合同,合同金額高達82.9億美元。
“當前機械工業經濟運行形勢總體較好!敝袊鴻C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蔡惟慈在“2010機械工業經濟形勢報告會”上表示,“機械工業全年累計有望達到30%以上的高速增長。展望明年,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難度顯著加大,增長速度預計將比今年明顯回落!
機械工業經濟運行總體向好,作為其第二大子行業的電工行業自然功不可沒。中國電器工業協會在其《2010年前三季度電工行業經濟運行分析報告》中提到:2010年前三季度,電工行業經濟運行形勢比年初預期得要好:產銷繼續了上半年增速回升的勢頭,“V”形反轉形態得到進一步確認;出口交貨值、進口額、出口額和進出口總額等外貿指標均有大幅度提升;利潤總額實現了35%以上的超大幅度增長;在列入重點統計監測的主要產品中,90%以上的產品同比增長。
警惕
行業凸顯瓶頸之危
然而,在行業整體趨勢向好的同時,還需警惕不利因素。
2010年機械工業的一些問題值得關注:增長速度雖高,但已現逐月回落之勢;部分行業過度競爭的不良后果開始顯現;進口增速高于出口的走勢令人憂慮;高端裝備還需進一步自主創新。
據了解,在連續幾年產量達到1億千瓦之后,我國發電設備行業的新增訂單已經不足,成為行業難以保持逐年增長的主要矛盾。事實上,繼發電設備之后,今年輸變電制造業也出現了訂單不足、供大于求、惡性競爭加劇的矛盾。
盡管變壓器和高壓開關行業還不像發電設備行業那樣已經越過產量高峰,且今年的困難局面存在某些非正常因素,但其產能的嚴重過剩卻已是嚴峻的現實。
而在電線電纜行業,一大批中低端產品不但產能早已嚴重過剩,還引發了業內的惡性競爭,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等行業“自殺”行徑也屢屢發生。
與此同時,電工行業中低檔產品的出口前景也不甚樂觀。
電工產品一直是機械產品出口中的拳頭產品,但是近年來,中低檔電工產品正遭受越來越多的貿易摩擦,尤其是在人民幣匯率進入上行通道的背景下,簡單地依賴傳統中低檔產品擴大出口已經越來越不可行。蔡惟慈表示,“尋求突破瓶頸之路已經成為電工行業的當務之急!
預測
外需拉動產品出口強勁
今年以來,我國仍然保持著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從總體上看,貨幣的流動性依然較強,貨幣供應量仍比較充足,預計“十二五”開局之年,政策環境仍對各行業發展有利。
據中國電器工業協會分析,在智能電網發展的大背景下,電力建設形成的市場需求仍然強勁,電工行業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充足動力。
世界經濟復蘇、外部需求轉旺也進一步拉動我國電器產品出口恢復增長。今年以來,世界經濟正在復蘇,對我國機電產品的需求也在逐步轉旺,其中,尤以新興經濟體和北美地區的表現更為突出。
專家預計,外需轉旺的良好形勢會延續到明年。這對產銷總量中出口占比近20%的我國電器工業來說,是個好消息。
“明年是‘十二五’的第一年,也是中央明確建議將‘科學發展’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題的第一年,電工行業要緊扣‘高端、創新、基礎、融合、綠色’這十個字,做好結構調整這篇大文章,爭取使全行業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的增長!辈涛┐葟娬{。
協會建議
要重視電線電纜行業
產能過剩
中國電器工業協會
近年來,我國電線電纜行業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一是目前我國電線電纜行業低端產品產能嚴重過剩;二是各地區不顧全國已建和在建的交聯電纜生產能力嚴重過剩的實際情況,仍在大量引進立塔式生產線,造成重復建設、資金浪費和產能閑置等突出問題;三是低端產品領域因產品同質化導致低價競銷、粗制濫造、以次充好等惡性競爭現象屢屢發生,質量問題成為行業頑疾;四是由于高端產品產能不足,導致絕大多數高端產品依賴進口,即使某些高壓電纜是國內生產的,也存在著交聯聚乙烯超凈絕緣料等重要原材料完全依賴進口的問題,這成為制約我國高壓電纜自主生產的一大主要因素。
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以下建議:一是建議政府有關部門加強產業規劃和政策引導,要重點管好、用好各級政府投資,在新建和改擴建項目審批過程中應充分聽取行業協會的意見和建議,防止重復建設、重復引進,特別要防止產能過剩。二是工商行政和質量監督檢驗等政府主管部門要加大監管力度,必要時可以授權行業協會對市場上出現的嚴重質量問題和惡性競爭問題進行監督檢查,以規范市場競爭秩序、凈化市場環境。三是建議由政府主管部門,特別是工業和信息化部牽頭,組織生產企業、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參加,對重要原材料研制攻關,以突破制約我國高壓電纜自主生產的瓶頸,促進國內電纜行業的健康協調發展。四是建議有關部門在落實國產首臺套政策的同時,繼續出臺引導使用國產原材料和裝備的優惠鼓勵政策,逐步完善相應的損失補償和風險分擔機制,為國產原材料和裝備進入重點項目開綠燈。
文章來源:中國電力網 |